2025年“国际马铃薯日”:屈冬玉总干事强调,马铃薯肩负粮安天下、民生保障、环境保护三重使命

©FAO/Alessandra Benedetti
罗马 - 值此第二个“国际马铃薯日”之际,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在罗马总部与秘鲁常驻罗马联合国机构代表处共同举行主题为“塑造历史,丰泽未来”的2025年“国际马铃薯日”高级别庆祝活动。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向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并强调,马铃薯作为全球重要的主粮作物,不仅深度融入世界各地的膳食文化,更是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维系民生福祉、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屈总干事指出:“今天,我们不仅强调马铃薯作为粮食作物的实用价值,更颂扬马铃薯彰显的顽强生命力、非凡适应力,以及蕴藏的无限可能。千百年来,马铃薯默默奉献,不仅满足了亿万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更不断塑造着全球农业粮食体系的发展格局。”
扎根历史,赋能未来
数千年前,马铃薯于安第斯山脉被当地原住民驯化培育,历经岁月变迁,已跻身全球四大粮食作物之列。马铃薯在全球农业文明交流互鉴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今已在150多个国家成为消费者的主粮,堪称“世界口粮”。
马铃薯因其产量高、适应性强、营养价值丰富的特性,在山地或城市等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保证稳产高产。
屈总干事指出:“马铃薯经济实惠、营养丰富,是健康膳食不可多得的重要构成,更是维系亿万民众,特别是小农户与农村社区生计的关键支柱。”
稳产保供,潜力无限
马铃薯富含维生素C、钾和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既能充饥又能提供必需营养,堪称“全能口粮”。此外,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马铃薯展现出显著优势,能够以更少的水土资源投入实现更高的产出,环境足迹显著少于多数主粮作物。
然而,在气候变化加剧、病虫害频发、土壤退化加速、市场波动震荡的多重压力下,马铃薯生产体系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屈总干事呼吁各方再鼓干劲、再强措施,深入推进助农惠农行动,全面提升马铃薯价值链韧性发展水平,强调“必须增强马铃薯价值链韧性,确保供给充足、渠道畅通、价格亲民” 。
转型升级再提速,“四个更好”再突破
在粮农组织《2022-2031年战略框架》指引下,本组织整体谋划、系统推进,构建立体化的马铃薯生产支持体系,努力实现“四个更好”:
· 更好生产 - 推广科技创新与气候智能型实践,赋能农民生产;
· 更好营养 - 推广营养丰富、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 更好环境 - 推广轮作与节水种植等可持续做法;
· 更好生活 - 推动青年和妇女赋权,打造包容普惠价值链。
屈总干事强调,粮农组织全力推进以下三大核心支持领域工作部署:
1. 推广基于科学的专业知识与解决方案,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实现“少投入、多产出、降影响”;
2. 推进“一国一品”全球行动等倡议行动,促进价值链发展;
3. 培育新一代生产者和创新者,吸引青年参与,抢占未来生产与消费制高点。
自然馈赠,普天同庆
本次庆祝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期间精心打造马铃薯历史传播、多样品种和生产潜力展区,举办“马铃薯与人”主题摄影展,展陈传统品种及气候韧性特色品种,现场组织烹饪体验,生动诠释马铃薯蕴含的多元人文地理价值。
此外,“国际马铃薯日”得到粮农组织全球合作伙伴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响应,各方纷纷以社区活动、主题展览和宣教活动等形式积极践行这一倡议。
今年的庆祝活动意在传递各方深植于心的共同信念:古老作物,未来可期。在精准有力的配套扶持保障下,马铃薯一定能够焕发新生,不断滋养人类文明,强化经济发展活力,呵护地球家园。
屈总干事最后指出:“今年适逢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华诞,值此重要历史时刻,更应锚定马铃薯‘压舱石’的战略定位,攻克温饱难关,改善民生福祉,倡导营养膳食理念,携手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