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阿斯塔纳国际论坛 “共筑水资源安全:迈向中亚可持续未来的关键路径” 分会 开幕讲话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博士
29/05/2025
各位阁下,
女士们,先生们,
各位同事,
欢迎大家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本届论坛首场分会“共筑水资源安全:迈向中亚可持续未来的关键路径”。
本届论坛以“汇聚思想,塑造未来”为主旨,强调要建设可持续、有保障、得和平和享繁荣的未来,就必须构筑坚固的水资源安全防线。
2025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全世界将共庆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华诞。八十年来,我们共同致力于为和平、农村发展和粮食安全不懈努力,而水资源安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前提。
水为生命之源,是粮食之本,系能源大计。水关乎尊严,更孕育机遇。水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绝不可等闲视之。珍惜水资源,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可持续利用水平,我们义不容辞。
水资源安全屏障缺失,健康和发展就无从谈起。
流水无界,循环全球。水文的自然规律决定了构筑水资源安全需要将山川河流纳入整体设计,开展有针对性的大规模投资。
中亚地区的水资源具有跨境共享的特点。冰川、山脉或是河流,绵延不绝、奔流不息,联接国家、社区与文明。
中亚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区,农业是最大的用水部门,但林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同样倚赖水资源。水资源跨境流动,成就了中亚各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事实。
中亚地区极端气候频发、用水需求上升、基础设施退化,这三方面挑战交织叠加、彼此强化。
近年来,中亚地区洪涝与干旱灾害频次及强度持续刷新纪录,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民生危机,每年更导致近140亿美元经济损失。去年的阿斯塔纳国际论坛甚至因为洪水暴发而被迫取消。这还只是表观损失,并未衡量由此带来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
水资源安全也是抵御气候冲击的第一道防线。
《2024 年欧洲及中亚区域粮食安全和营养概述》强调指出,本区域水资源安全状况呈现极不平衡的特点。
包括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许多中亚国家首当其冲,农业粮食体系、农村生计和经济稳定都面临风险。
然而,我常说,机遇和挑战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总是相伴而生。科学把握大势,运用辩证思维,中亚地区就可以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开辟可持续发展新天地。
为了挖掘机遇潜力,我们必须:
首先,凝聚区域合力。区域虽有界,流水却无界。有效、公平、具有前瞻性的水治理必须建立在互信、透明和利益共享的基础之上。
第二,把握创新这一成功的关键推动力。不单着眼于当下流行的“人工智能”,更要结合每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深度应用各类信息通信技术。这一领域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第三,开展科学导向的水资源投资,特别是发展气候韧性灌溉系统,是通往可持续普惠未来的关键突破口。
在此征程中,国际金融机构肩负着重要使命,要设计出既兼顾地方诉求又维护区域稳定,既统筹短期响应又布局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框架,为实现更美好生活奠定基础。决不能目盲目冒进,导致决策者误判。以水坝建设为例,明智合理的投资方案必须综合权衡资源重复利用、可再生能源、水产养殖、畜牧生产等各部门的利益得失。
只顾建坝,置负面溢出效应于不顾,是一叶障目的短视行为。唯有秉持科学精神,才能为水资源投资保驾护航。
粮农组织为各国构筑坚固的水资源安全防线提供有力支持,通过粮农组织投资中心统筹协调,实施专项计划,全力以赴落实粮农组织全体194个成员一致批准的《粮农组织2022-31年战略框架》所阐述的愿景,实现“四个更好”: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
与此同时,粮农组织通过“手拉手”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掷地有声的重大举措,为各方牵线搭桥,加速推进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实现农村包容性发展。
也正是在这一愿景的引领下,粮农组织于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之际,倾力打造世界粮食论坛。自创立之日起,这一全球农业粮食体系最高规格的盛会便广受瞩目,备受赞誉。2024年,论坛再攀高峰,现场观众和在线互动人数均创历史新高。今年,第五届世界粮食论坛也将如期而至。
“手拉手”行动计划投资论坛作为世界粮食论坛年度旗舰活动之一,致力于在各国和潜在投资方之间架设桥梁,已成长为联合国系统内首屈一指的国际论坛。
各国相关部委及其领导人在此汇聚,全球优质资源在此涌动,精准对接农村发展需求,水到渠成。
去年我在罗马与托卡耶夫总统举行会晤,双方一致商定启动一项全新伙伴关系计划。我很高兴在此宣布,粮农组织—哈萨克斯坦水资源管理合作计划将按期启动,聚焦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与灌溉,健全水资源治理体系。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付诸行动、见诸成效,才是当务之急。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让我们携手合作,改善基础设施不懈怠,发力韧性建设不松劲。
投资技术创新不停歇,健全治理体系不止步。
既要紧盯扶持政策,更要胸怀百姓民生,尤其要心系小农、妇女、青年等水资源安全的一线守卫者。
更美好的未来是人人享有粮食和水资源安全的未来,是公平发展惠及农村地区的未来,是人与地球共享繁荣的未来。为不让任何人掉队,我们将矢志不渝,奋斗不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