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干事 屈冬玉

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峰会 讲话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博士

08/07/2025

尊敬的各位阁下,

女士们、先生们,

时隔一年,我们再次相聚美丽的日内瓦湖畔,出席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峰会。回望过去这一年,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科技发展脚步不断加速。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并未惠及每一个角落,巨大的数字鸿沟依然横亘在我们面前。

国际电信联盟的统计数据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全球仍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数字孤岛”状态,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偏远农村和低收入国家。全球仍有26亿人无法接入互联网,而在低收入国家,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6%。

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宽带网络覆盖率不足20%,不仅限制了当地民众与外面世界的连接,也严重制约了当地民众参与数字革命和人工智能发展的能力。今天,我们已经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门槛上,绝不能让任何人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中掉队,也决不能让数字鸿沟继续扩大。

数字鸿沟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差距,而是正在演变为制约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障碍。如果不及时弥合这一鸿沟,最需要技术赋能的弱势群体将彻底掉队,错失人工智能在减贫脱困、增强韧性、推动创新方面的巨大潜能。

过去一年来,AI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重塑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场全新科技革命正在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人类文明进程。

诚然,AI在改善民生福祉、减少不平等、缩小城乡差距方面蕴藏巨大潜力,但我们必须把好方向、因势利导,引导人工智能成为赋能千行百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粮农组织始终坚持一个基本理念:在挑战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因此,我们奉行三项基本原则,引导人工智能规范发展:一要确保人工智能发展成果普惠共享;二要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符合伦理道德;三要切实赋能农民和农村社区,尤其要关注低收入国家的农业发展需求。

我们从人工智能诞生之初就敏锐洞察到,这一前沿技术必将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变革进程中迸发巨大潜能,推动农业粮食体系朝着更高效、更包容、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在农业粮食体系应用前景广阔:

其一、可为广大小农户和家庭农民插上科技翅膀,推动精准农业蓬勃发展,切实贯彻“低投入、高产出、降影响”发展方针,让有限的土地资源焕发更大的生产潜能;

其二、可显著提升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其三、可实现全球粮食供应链智能化管控,精准预测极端天气和重大疫情,为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其四、推动传统人工食品质检向智能化、自动化检测体系转型,确保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的食品可追溯、可监管、可负担。

这些绝非纸上谈兵的美好设想,而是正在农业生产一线发挥实效的生动实践!

我们在全球部署了高精度遥感监测网络,搭建智能地理空间分析平台。以此为依托,我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包括干旱预警、水资源评估、作物长势监测、土地利用规划、森林资源管理等,让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

我们充分发挥开源大数据技术优势,构建覆盖全球的粮食安全威胁监测预警体系,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将粮食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我们开发的智能预测模型为全球农民提供从播种时机选择、到收获计划制定、市场销售策略的全周期精准指导服务。

我们与“数字绿色”等国际战略合作伙伴联手打造了直达田间地头的人工智能咨询系统。这一创新服务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色:支持多种方言,针对不同地区的主要作物和生产实际量身打造,让农民用得上、听得懂、学得会。

借助最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赋能,我们已成功将农民咨询服务成本从每人30美元大幅降至3美元,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下降,预计每位农民将仅需30美分。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真正惠及千千万万贫困小农户的民生工程!

我们还将这一智能服务延伸覆盖到遍布全球的农民田间学校网络,通过部署支持本地方言的智能聊天机器人,为广大农民提供气候智慧型农业实时技术指导和专业咨询服务。

今年10月,我们即将迎来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加坚定地承担起全球粮食农业知识策源地的神圣使命。

早在2018年,我们就做出前瞻战略部署,实施开放共享政策,让高质量的农业科研数据向全世界免费开放,惠及从科研院所、政策部门、田间农户等所有用户。

今天,我们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再次实现新的跨越。基于本组织成立以来积累的近15万篇权威科学文献,我们正在全力打造专业化“农业知识机器人”,将传统的文献检索转变为智能化知识服务,让沉睡的数据真正活起来、用起来。

我们还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全力打造全球首个聚焦农业粮食领域的专业基础人工智能大模型。该模型将聚焦种植管理到市场准入的各个环节,为终端用户提供精准化、场景化、个性化人工智能技术支持。

作为数字公共产品联盟的创始成员单位,我们深刻认识到,真正的包容性数字解决方案绝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和技术平台的简单叠加,更关乎人的全面发展、治理体系的完善和伦理道德的坚守。

因此,2020年我们与梵蒂冈、微软、IBM等重要伙伴共同签署《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倡议》,郑重承诺秉承“科技向善”原则,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符合伦理规范的方向发展,始终尊重人的尊严、切实维护人的权利、促进人类和地球永续发展。

建立健全负责任的AI治理体系,是我们实现“四个更好”—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宏伟愿景的重要制度保障,确保在迈向智能时代的进程中不让任何人掉队。

只有坚持负责任发展路线图,确保人人共享、人人受益,AI才能真正成为破解饥饿、贫困、气候变化等时代难题的利器。

粮农组织真诚邀请在座各位以及全球各界有识之士与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努力,确保AI的发展始终体现包容、透明、公正的价值追求。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一定能够将“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景转化为惠及全球、泽被后世的伟大实践!

我们正在从简单的数据图表分析,转向深度思考、深度设计、深度探索的全新模式,进入一片汲取农民智慧、根植农业粮食体系、服务乡村振兴大业的深蓝海洋。这就是农业大数据的深蓝时代,这就是我们共同的未来!

女士们、先生们,

此时此刻,我非常荣幸与我尊敬的同事—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阁下一道隆重宣布:“2025-2026机器人造福人类—青年挑战赛”正式启动!

本届全球赛事将面向全球12至18岁的青少年英才广发“英雄帖”,号召新生代运用创新思维投身农业粮食体系转型,设计制造可用于农业发展的智能机器人,共同应对粮食不安全这一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要让青年成为破解粮食供应、粮食获取、粮食负担三大难题的生力军!

粮农组织深感荣幸能够成为这一历史性挑战赛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将依托遍布全球的青年创新实验室网络,全面推广“科研-孵化-应用”研究模式,为参赛青年提供最权威的技术指导、最专业的导师辅导和最全面的资源支持。

这项挑战赛绝非简单的机器人设计技术比拼,而是一场关乎人类未来的赋能运动。我们要把全球青年培养成为消除饥饿这场持久战中的生力军和变革先锋。

让青年在掌握前沿数字技能的同时,深度参与农业粮食体系转型,这是我们送给未来的最好礼物。智慧农业、绿色发展、包容共享,我们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粮农组织庄严承诺:我们将竭尽全力,帮助下一代创新领军人才尽早锻炼能力,早日挺膺担当,积极参与建设没有饥饿的世界!

这就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这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