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生命科学院、联合国粮农组织、IBM公司和微软公司纪念《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倡议》发布一周年
来自粮农组织和菲律宾农业部的专家用无人机收集受灾水稻的视觉数据。
©Photo: © Veejay Villafranca/NOOR for FAO/
2021年2月26日,罗马/梵蒂冈 - 梵蒂冈生命科学院与第一批共同签署《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倡议》的微软公司、IBM公司以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今天共同纪念这项获得教皇支持的倡议发布一周年。各方承诺在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的过程中坚持透明、包容、问责和服务社会的原则。
"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公众利益,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梵蒂冈生命科学院院长帕利亚(Vincenzo Paglia)大主教强调,并忆及微软公司、IBM公司、粮农组织和意大利技术创新部长在2020年2月28日共同签署了梵蒂冈生命科学院发起的《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倡议》。
"12个月以来,签署倡议的‘大家庭'逐渐壮大。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倡议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战略行动方在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秉持伦理原则,"帕里亚大主教说。"为了实现让技术服务于全人类的共同愿景,与宗教的对话渠道是开放的。数字时代的转型快速而深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各类问题,且不断发生变化。发起《倡议》一年后,梵蒂冈生命科学院越来越坚信,要服务于所有人,接纳每个个体的方方面面,不夹杂歧视或排斥。技术世界错综复杂,需要更全面的伦理思考,让我们的承诺真正具有包容性。我们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需要打造科研与伦理的联盟,缔造利用技术服务于人类发展的世界。这样的需求源自信仰与理性。没有公平和普遍的发展,何谈正义与和平,遑论四海之内皆兄弟。"
《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倡议》旨在支持在人工智能发展中体现伦理方针,促进组织、政府和学术机构共同承担责任,保障数字创新与技术进步真正服务于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到2050年,全球需要满足100亿人的粮食需求。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转型,打造包容、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人工智能在粮食及农业领域的应用对于促进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实现天下粮安至关重要,"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在粮农组织,我们运用符合伦理的人工智能来实现‘更好的生产、更好的营养、更好的环境和更好的生活'。所有人都有权获益于符合伦理的人工智能,享受数字红利。粮农组织全力支持《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倡议》,"他补充道。
"一年前,我们与帕里亚大主教和梵蒂冈生命科学院一起,呼吁遵从《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倡议》的六大原则,确保技术继续服务于人类," 微软公司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说。"我们正逐步从新冠疫情中恢复,《罗马倡议》将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从伦理的角度出发,在更广的范围反思技术的未来;《罗马倡议》指引我们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的交融开展深刻、谦逊和包容的对话。"
"IBM公司深信,人工智能可以在许多重大领域改善我们的生活与社会。"IBM高级副总裁兼IBM研究院院长Dario Gil说。"要让人工智能惠及所有人,必须承诺以负责任的方式研发、部署和使用,防范于未然。因此,IBM很荣幸加入梵蒂冈生命科学院,并首批签署《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倡议》,支持以伦理指引人工智能。我们全公司上下的工作都体现了人工智能伦理原则,比如集中式治理框架、风险评估流程、可靠的人工智能开发方法、教育和培训倡议、研究型创新以及促进普及人工智能伦理的开源工具箱。"Gil补充说道。
《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倡议》指出,"人工智能系统的构思、涉及和应用必须服务和保护人类及其所生活的环境,"这是一年前多名参会嘉宾反复强调的理念。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