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7日,罗马 -- 全球粮食供应状况总体而言仍然宽裕,但各地冲突继续严重恶化,延长了粮食严重缺乏保障局面的时间。根据粮农组织新发布的
《作物前景和粮食形势》报告,各地恶劣的天气条件,也增加了需要粮食外援的国家数量。
需要粮食外援名单现含39个国家,比三月份发布上期报告时多出两个国家,分别为佛得角和塞内加尔。
在经历了收成贫瘠的一季之后,佛得角约有4%的人口需要粮食援助,但预计这一数字在初夏雨季开始后将下降一半以上。根据粮农组织全球信息和预警系统(
GIEWS)的季度报告,塞内加尔北部牧区的惨淡状况预计会令需要援助的人数增至75万人。
持续的冲突和不利的气候影响对粮食安全所构成的威胁,从没有一个国家退出粮食外援名单这一事实便可见一斑。名单中现有31个非洲国家、7个亚洲国家以及海地。非洲和中东的内战以及不安全局势导致数百万人流离失所,经常给邻国造成负担,还对农民耕种造成阻碍,从而令这些地区的饥饿率高居不下。
南美洲和南部非洲的降雨减少,已经影响了谷物生产的前景。报告称,不利的天气条件也给西非的牧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目前需要粮食外援的39个国家为阿富汗、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几内亚、海地、伊拉克、肯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缅甸、尼日尔、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苏丹、苏丹、斯威士兰、叙利亚、乌干达、也门和津巴布韦。
非洲受到冲突和降水异常的双重打击
粮农组织对2018年世界谷物产量的最新预测比去年实现的历史最高水平减少1.5%,不过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南美、北美以及南部非洲地区,下降幅度将更大。
冲突阻碍了中非各地的农业活动,在中非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部分地区更甚,当地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更是令粮食的获取雪上加霜。尼日利亚和利比亚所经历的冲突导致肉类需求减少,令萨赫勒地区已受畜牧业资源和水资源紧张之苦的许多牧民家庭收入进一步大幅下降,该地区业已持续的歉收局面预计还将格外延长。
同时,最近的降雨预示着,在连续出现干旱减产的季节之后,东非谷物产量将出现上涨。然而,最近充沛的降雨在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引发洪水,造成大约80万人流离失所。与上述分区域趋势形成对比的是,苏丹和南苏丹的主粮价格居高不下,对人们获取粮食产生影响,也加剧了粮食不安全的风险。
在目前最为青黄不接的季节(6月至7月),南苏丹严重缺乏粮食保障的人口预计将增加--在没有人道主义援助的情况下将达710万人。
亚洲的丰收势头喜人
亚洲的2018年谷物收成预计将接近去年的创纪录水平 -- 稻谷总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上个季节受不利气候状况影响的国家,如孟加拉国、越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产量将得以恢复,斯里兰卡的收成也将有起色,虽然程度较低。
由于种植条件良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小麦产量预计将进一步上升。
有利的天气对于战争肆虐地区的作物生产影响有限。长期的冲突将继续阻碍伊拉克和叙利亚人民获得耕地和农用物资,今年的收成预计将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