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6日,罗马 - 粮农组织呼吁扩大对畜群的疫苗接种范围,从而遏制该病在东欧和巴尔干地区,特别是高风险地区蔓延。
粮农组织在今天公布的一份立场文件中警告说,即便是那些迄今尚未发生牛
结节疹疫情但被视为高风险的国家亦应开展基于风险的疫苗接种活动,以避免这种或给农民,特别是小农造成毁灭性后果的疾病继续蔓延。
牛结节疹是一种由叮咬昆虫传播的牛痘病毒,可致牛死亡,但不影响人类。这种过去仅限于非洲的疾病于2013年出现在土耳其,然后迅速蔓延至东欧和巴尔干地区的九个国家。
根据受牛结节疹疫病影响国家的记录,在欧洲传播的高峰期,疫情爆发多达200次,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 牛奶产量减少和牛皮质量下降,而且受感染畜群的死亡率高达15%左右。
"虽然继大规模疫苗接种后,欧洲的疫情于4月份已得到控制,但近几个月来,在阿尔巴尼亚、希腊和马其顿,我们看到疾病卷土重来。这给我们再次敲响警钟,说明该病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如果我们不加大防治力度,疫情或将继续蔓延,"粮农组织农业及消费者保护部助理总干事王韧表示。
粮农组织敦促面临牛结节疹风险的各国政府开展疫苗接种,特别应赶在昆虫季节之前(通常从3月开始,也是感染高发期),以便预防、控制和消灭该疾病。
例如,在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及塞尔维亚北部开展的预防性接种活动将促进形成一个缓冲区,并阻止该疾病向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迄今尚未发生疫情的邻国蔓延。
粮农组织警告说,在受感染的农场采取扑杀全部牲畜的做法应被作为最后手段,因为这会对农民,尤其是小农的生计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认为这一做法有必要,粮农组织建议,扑杀措施只有在经授权的实验室确认牲畜为临床型感染的情况下,尽快采用无痛方式屠宰并妥善处置。
在帮助各国调整国家政策方面,粮农组织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疫苗接种成为预防牛结节疹并尽可能减少扑杀的主要措施。
"尽管在抗击牛结节疹方面已取得进展,但仍有一些需要关注的灰色地带。例如,应当更深入地了解牛结节疹是否也可以通过受感染的牛奶在动物间传播,而且未显示临床症状的受感染动物是否仍然可以传播病毒,"粮农组织农业及消费者保护部助理总干事王韧指出。
王韧补充说:"还应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和加强监督,从而更加有效地应对疾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