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防控行动:进展可喜,还需努力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回顾应对这一毁灭性有害生物的行动成果

草地贪夜蛾侵染的玉米作物

©Photo: ©FAO/Tamiru Legesse

16/04/2021

2021416日,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今天表示,草地贪夜蛾是最具毁灭性的一种有害生物,危及全球各区域粮食安全。尽管全球防控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还需要新的驱动力和进一步扩大规模。

草地贪夜蛾全球防控行动指导委员会召开了最新一次线上会议,共有40多位与会人员参会,包括粮农组织成员、国际专家和核心研究伙伴。草地贪夜蛾的拉丁文名是frugiperda,意为"丢失的果实",恰如其分地展现出这种有害生物对作物的毁灭性伤害。在过去五年里,草地贪夜蛾从美洲大规模向东蔓延,目前已经在非洲大部分区域和亚洲的大片地区中定殖,最近,澳大利亚和大洋洲部分地区也报告出现了这种生物。已有超过70个国家受害;欧洲的地中海地区也许就是草地贪夜蛾的下一个目的地。

草地贪夜蛾偏好温暖气候,喜食玉米,但也啃食小麦、高粱、小米、甘蔗、蔬菜和棉花等作物。在它贪婪的胃口面前,全球许多地区的粮食、燃料和纤维作物都面临严重风险。据粮农组织估算,草地贪夜蛾导致全球2600万人的粮食安全处境恶化。虽然这种害虫无法完全根除,还是可以通过协作来进行防控,这一点十分关键。

示范国家

在发言中,屈总干事赞扬了迄今为止已经采取的行动:有八个"示范国家"被选为全球行动的中心,每一个国家都代表了一个受威胁最严重的地理区域,涵盖亚洲(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和非洲(埃及、布基纳法索、喀麦隆、肯尼亚和马拉维)。这八个国家都成立了全国草地贪夜蛾行动小组,同时正在制定监测、技术评价与能力建设的详细工作计划。示范国家还可在所在区域发挥桥梁作用,协调会议已经吸引了超过50个国家的参与,从而让行动"规模进一步扩大"。

粮农组织的技术合作计划是"支持这些行动的催化剂",屈总干事说。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计划就是基于粮农组织的指导制定的。总干事还补充道,"正是各国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出色协作,帮助我们共同实现了目前的成果。"

在田间

除了制度层面,粮农组织还致力于帮助那些生计遭受直接威胁的人们。2020年,虽然有新冠疫情的影响,粮农组织还是帮助非洲150万农民接受了培训,让农民学会发现和监测草地贪夜蛾的出现及扩散,同时,农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生物杀虫剂和农药,以及基于自然的草地贪夜蛾防控方案。

这项行动的受益面广泛,卢旺达尼亚马加贝地区的农民Cyril Nzagumandore就得益于此。"以前,这片10公顷的湿地能有5到6吨的收获,"Cyril解释道,"但是到了2017年,产量下降到了3.5吨。我们想尽办法消灭这种害虫,但却徒劳无功。粮农组织的项目来的正好,我们更了解草地贪夜蛾了,也学会了消灭它的技术。我还可以用手机上的草地贪夜蛾应用程序方便地收集和分享信息。后来,还有农艺师来帮助我们检查田里的状态。产量逐渐又回升了。现在十公顷土地的产量能达到7吨。"

应对草地贪夜蛾,数字化作战

Nzagumandore提到的手机应用正是粮农组织用于草地贪夜蛾防控的数字化工具之一。这款应用程序提供29种语言,可以分析人工上传的数据和图像,并运用人工智能和真人分析的混合解决方案监测草地贪夜蛾的活动,提供防控指导。最新的建议是为这套系统增添预测功能,这样就能结合更复杂的数据在虫害即将发生时做出预警。数据包括气象模型、昆虫繁殖周期以及周边宿主植物的情况等。

总体而言,去年,非洲和亚洲有成千上万名专家和技术人员接受了来自粮农组织的培训,包括如何大量繁殖草地贪夜蛾的天敌,比如一些特定种类的黄蜂。(此外,中国在国内培训项目中纳入了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内容,有近400万农技人员参与培训。)

在高度肯定了最新的进展之后,屈总干事强调,草地贪夜蛾的防控行动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为此,已经专门成立了资源筹集工作小组。

本次会议达成共识:需要将应对草地贪夜蛾的行动纳入更广泛的粮食安全及营养战略,以提升公众的认识,扩大捐助来源。"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屈总干事总结道。他呼吁在国家和区域层面建立更有力、及时的监测力量;发展早期预警能力;促进有效的技术转让;推动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