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和国际海事组织联手30个国家采取行动
意大利奇维塔韦基亚港的捕鱼船。
©Photo: ©FAO/Cristiano Minichiello
2021年4月8日,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与国际海事组织和30个国家共同发起重要举措,携手解决海洋垃圾问题,清除世界海洋垃圾。
这项举措名为GloLitter伙伴项目,由粮农组织与海事组织联合实施,项目初期资金由挪威政府通过该国的发展合作署提供。
GloLitter项目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海上运输和捕捞业产生的海洋垃圾,如塑料垃圾,包括减少塑料制品在上述行业中的使用、制定塑料制品回收措施,按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即预防和减少海洋污染,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的要求,更好保护脆弱的海洋环境,改善生活与生计。
粮农组织渔业和水产养殖司司长曼努埃尔·贝瑞吉说:"塑料垃圾对海洋生命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巨大"。他指出:"这项举措是解决海洋垃圾问题的重要一步,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依赖海洋生态为生者的生活生计。"
GloLitter项目将在该部门宣传最佳做法,预防和减少渔具丢失丢弃等产生的塑料垃圾,保护沿海地区和全球海洋资源。
该项目将考察港口接收设施的提供情况和接收能力,提高海洋运输业和捕捞业(包括海员和捕捞从业人员)的认识,鼓励在渔具上添加标识,以便追溯海上丢弃或丢失渔具的所有者。
国际海事组织伙伴关系与项目部负责人Jose Matheickal对该举措表示欢迎。他表示:"海洋垃圾是全球海洋的一大顽疾。我很高兴看到有30多个国家决心实施该举措,与国际海事组织和粮农组织一道解决海洋垃圾问题。"
切实采取全球行动
GloLitter项目将为伙伴国提供一系列工具,包括指导文件、培训材料和战略,帮助这些国家落实现有规定。
在未来几个月,粮农组织和国际海事组织专家将与伙伴国合作,为各国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同时协调伙伴国之间的交流。
该项目将促进各国遵守粮农组织相关文件,包括《渔具标识自愿准则》和"全球幽灵渔具倡议"。
国际海事组织还鼓励伙伴国遵守《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关于预防污染的附件V规定。该附件禁止从船舶上向海洋丢弃塑料制品(包括渔具)。另一个条约,即国际海事组织的《伦敦公约》/《伦敦议定书》则规范了从船舶上丢弃废物的行为,只允许丢弃某些类型的无害废弃物。
该项目关注的另一重点是港口接收设施及其与国家废弃物管理系统的衔接问题。项目将协助参与国制订港口废物管理计划。GloLitter项目还试点与活跃在捕捞行业妇女领导的组织开展合作,减少渔业、鱼产品加工和营销中塑料制品的使用,并开展塑料制品回收。
GloLitter项目的另一个重点是建立公私部门伙伴关系,制定具有成本效益的海洋塑料垃圾管理方案,包括降低相关行业对塑料制品的依赖,探索塑料产品或废物的回收途径。
牵头与伙伴国
该全球举措覆盖全球五大区域:亚洲、非洲、加勒比地区、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区。
有10个国家已确认为GloLitter项目的牵头伙伴国,另有20个国家被指定为伙伴国。
牵头伙伴国将在各区域发挥领导作用,带头开展国家层面的行动,支持国际海事组织关于处理船舶塑料垃圾的行动计划和粮农组织的《渔具标识自愿准则》。牵头伙伴国和伙伴国将通过"结对子"的形式开展合作,在区域层面支持项目开展。
10个牵头伙伴国为:巴西、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印度、印度尼西亚、牙买加、肯尼亚、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和瓦努阿图。
20个伙伴国为:阿根廷、佛得角、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冈比亚、莫桑比克、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菲律宾、塞内加尔、斯里兰卡、所罗门群岛、苏丹、泰国、东帝汶、多哥、汤加、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和越南。
Josephine McKenna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523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