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冬玉总干事指出,世界站在重要的转折点, 必须支持农业粮食体系转型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访问老挝水稻研究中心。
©Photo: ©FAO/Chalinee Thirasupa
2021年3月23日,罗马/布鲁塞尔-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今天恳切呼吁,应对全球挑战必须尊重科学。一年一度的未来农业论坛(FFA)是欧洲区域探讨未来农业、粮食和环境问题的盛会,总干事出席了今年以线上方式举行的会议并发出上述号召。
屈总干事在主旨讲话中说道,过去六年,饥饿人数持续在增加。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全球已有近6.9亿人食物不足,而疫情在2020年可能导致饥饿人数增加了1.32亿,屈总干事援引粮农组织《2020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说道。
"哪怕是价格最低的健康膳食,都有超过30亿人无法负担。"屈总干事指出。发育迟缓的儿童人数更是触目惊心。"食物权是超越政治的基本人权。"粮食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屈总干事说,"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
迎接挑战 保持乐观
虽然从列举的数据来看,形势令人担忧,但屈总干事表示,自己依然保持乐观,屈总干事在致辞后与论坛主持人萨克尔进行深入对话时表示。当主持人要求总结中国在消除饥饿方面的经验时,屈总干事勾勒出了明确的路线图:依靠科学、政策扶持及能力建设投资。
屈总干事介绍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50年前也曾是"最弱势群体"的一员,亲身经历了农业转型消除贫困的过程。转型取决于科学、创新、政策扶持与能力建设。屈总干事还说,创新推动科技飞跃式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率和作物单产的大幅提升;并呼吁持续创新,借助数字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农业创新成果、5G和人工智能,打造全新机遇。屈总干事说,在自己的祖国,几乎每个村庄都通了宽带,市场信息获取基本已实现全民普及;电商正悄然进入千家万户。但是,屈总干事也指出,创新并不止步于技术领域:"我们在政策、思维方式、行为和业务模式上也要勇于创新。"
从根本上改变:四个更好
论坛主席、前欧盟委员、斯洛文尼亚前部长Janez Potočnik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创新是粮食农业之本,屈总干事对此表示赞成。Potočnik表示,全球探寻低碳化发展道路过程中,必须做到"不以破坏自然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Potočnik还警告说,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全球物质需求到2060年将会翻一番。因此,我们需要系统采取物质减量化措施。比如,提高生物质使用效率,增加植物蛋白的供应和摄入。他建议,应当追求实现社会功能,以全球"综合福祉"衡量社会进步,而不是一味追求物质产出。
屈总干事与论坛主席不谋而合。他介绍了统揽全局的"四个更好"目标-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能支持打造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和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把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与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不让任何人掉队。"我们要谋大事,干实事",屈总干事呼吁。
同舟共济
主持人请教屈总干事,系统性变革伴随着多个重点,要从何处着手?"富裕国家要从杜绝粮食浪费开始",屈总干事回答说;减少粮食浪费无需投资,而是彻底改变消费模式。贫穷国家则要避免重蹈富裕国家的旧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避免高能耗的道路。
屈总干事表示,只要齐心协力,就能减少农业粮食体系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据粮农组织估计,农业粮食体系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屈总干事进一步指出,虽然有些农业部门是排放大户,但是也有一些农业部门能吸收温室气体,比如林业。"我们要详细了解每种作物和农产品的排放量,实现碳中和",屈总干事再次呼吁采取针对性科学举措。
主持人还以疫情期间各国争相购买疫苗为例,问在消除贫困方面,国际合作是否充分?是否有共同意愿?
"自我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以来,得到了来自欧盟(粮农组织30年的成员)、20国集团、7国集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的大力支持,包括教皇本人也十分支持我的工作。"屈总干事回答道。
屈总干事以自己上任后即启动的"手拉手"行动计划为例,说明富国和穷国可以携手并进。我们必须从最弱势群体入手,屈总干事解释说。行动计划面向约50个国家,其中有许多是小岛屿或内陆发展中国家,行动计划将其与捐助方帮扶结对,也与包括中国、泰国或土耳其等中等收入国家帮扶结对,共享知识与经验。
"只有胸怀热情,才能团结一心",屈总干事作出总结。身为著名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萨克尔赞赏他"发言热情洋溢,鼓舞人心。"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