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领域南南合作是实现零饥饿的关键要素

粮农组织将在北京设立国际农业创新与农村发展卓越中心

The results of the forum will provide new momentum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Photo: ©FAO/Zhang Yong

02/11/2018

2018112日,中国,长沙 - 出席南南农业合作部长级论坛的政府代表今日承诺,将致力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发展领域的南南合作,以便为推动实现消除贫困和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营造更好的势头。

今日的论坛会议结束时,与会代表正式达成了《长沙宣言》,其中包含将南南合作原则纳入国家政策和方案的计划,26个国家和11个国际组织对该宣言表示认可。

"世界各国领导人于2015年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号召消除极端贫困、饥饿和一切形式的营养不良,我们需要越来越多地调集私营部门的资金来支持《2030年议程》,因为没有私营部门的支持,我们将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期望的目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在闭幕致辞时表示。

部长级论坛的成果将为全球各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创造新的势头,并将为明年在阿根廷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南南合作会议(BAPA+40)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的带头示范作用

本次论坛在湖南省省会长沙举行,由粮农组织和中国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共同组织。2006年,中国成为首个与粮农组织签署南南合作战略联盟协议的国家,如今,已经有一千余名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正在为非洲、亚洲、太平洋、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37个国家提供农业支持。

在论坛的间隙,粮农组织与中国和马达加斯加签署了两年期协议,其内容是中国分享其技术专长,以促进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门的发展,粮农组织将提供相关支持。该项目的目标之一是使马达加斯加在2025年前实现水稻生产的自给自足。

携手合作

在过去十年间,各国对于南南合作计划的需求出现了增长,此类计划被证明可以有效促进知识共享和相互学习。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粮农组织与联合国驻罗马兄弟机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共同制订了南南合作联合路线图,以作为在发展中国家实施三边项目的共同战略。

亚洲的饥饿和营养不良状况

论坛召开之际,四大联合国机构(粮农组织、儿基会、粮食署和世卫组织)发布了一份有关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粮食安全与营养不良状况的新区域报告。该报告强调,该区域有近5亿人口(4.86亿)处于营养不足状况,且过去两年情况未见好转。每四名儿童中有一名发育迟缓(7900万),3400万名儿童消瘦,其中有1200万患有严重急性营养不良症。与此同时,该区域的肥胖人数正在上升。

四大联合国机构警告称,如果亚太区域各国不重新承若于2030年前消除一切形式的营养不良和实现零饥饿,该区域及其经济体将遭受巨大的人力损失。

卓越中心

总干事还宣布,粮农组织计划在北京成立国际农业创新与农村发展卓越中心。该中心将提供农业创新和农村振兴方面的培训和能力建设,并促进加强对农业地区的投资,以快速实现零饥饿。

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还代表粮农组织与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合作的重点是,帮助中国农业部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气候抵御力,减少农村贫困、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并推动中国的区域和国际农业合作。

联系方式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