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行动,兑现恢复十亿公顷土地的承诺
津巴布韦Mucheni:当地妇女聚集在游泳池。
©Photo: ©FAO/
2021年6月3日,内罗毕/罗马—在气候变化、自然流失与污染的三重威胁之下,各国必须行动起来,兑现承诺,在下一个十年恢复至少10亿公顷退化土地—这相当于中国的国土面积。在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2021-2030)倡议启动之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署)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其中指出,各国也需要对海洋环境作出类似的承诺。
这份题为《修复的一代:为人类、自然和气候修复生态环境》的报告特别提到,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是自然可持续状态下能够供给的1.6倍。这就意味着,环境保护工作本身还不足以防止大规模的生态系统崩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预计到2030年,全球陆地系统恢复的成本(不包括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每年将高达2000亿美元。报告强调,投入生态恢复的每1美金都将创造价值30美金的经济效益。
迫切需要恢复的生态系统包括农田、森林、草原和热带稀树草原、山脉、泥炭地、城市、淡水和海洋。在20亿公顷已经退化的土地上生活的人群中,就包括世界上最贫困、最为边缘化的社区。
在报告的引言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共同写道:"全球生态恢复的工作需要每一个人的付出,这份报告说明了其中的原因。从最新的科学研究出发,报告阐述了各种生态系统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从森林到农田,从河流到海洋......同时,报告列举了不善待地球将造成的损失。"
"生态环境的退化已经影响到约32亿人的福祉-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40%。每一年,我们丧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全球经济产出总量的10%还要多,"二位继续写道,他们特别强调,扭转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将"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收获"。
生态系统恢复需要从遏止、扭转生态系统的退化开始,逐渐实现恢复成果,比如更干净的空气和水、气候变化显著减缓、人类更加健康、生物多样性恢复(包括植物授粉的改善)等。生态系统的恢复包括一系列广泛的长期做法,比如植树造林、使泥炭地重回湿润状态、恢复珊瑚礁等。这将推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包括良好健康、清洁饮水、和平和安全等;同时,生态系统的恢复也将支持"气候"、"生物多样性"和"防治荒漠化"三项"里约公约"中目标的实现。
要实现《巴黎协定》中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的目标,预防、遏止和扭转生态退化的行动必不可少。生态系统的恢复,再加上其它遏止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的行动,可能可以避免60%可预见的生物多样性灭绝。恢复的过程将同时为经济、社会和生态高效创造诸多效益--例如,仅农林业一个部门就有机会加强13亿人的粮食安全;而向农业、红树林保护和水管理等进行投资,则可以帮助人类适应气候变化,产生的价值相当于原始投资的四倍。
对恢复行动进行可靠的监测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追踪进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私营领域和公共部门的投资。为了支持监测工作,粮农组织与环境署今日还发布了"联合国十年数字化中心",其中就包括了"生态系统恢复监测框架"。"框架"将帮助各国和社区对各种关键生态系统中实施的恢复项目进行进度的追踪和评估,从而对恢复行动建立责任感和信心。"框架"中还纳入"旱地恢复计划平台"-针对旱地恢复项目收集和分析数据,共享经验,支持旱地恢复项目的设计;另外还有一套用于评估造林最佳地点的互动式地理空间地图工具。
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行动,包括个人、企业、协会和政府等。最重要的是,恢复行动必须尊重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的需求和权利,并吸收采纳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确保恢复计划得以实施和延续。
关于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
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2021-2030)是一项呼吁各国为了人类与自然的利益保护、复苏生态系统的倡议,旨在遏止生态系统的退化,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实现全球性的目标。联合国大会已经宣布 2021-2030 年为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牵头落实。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将依托强大而广泛的全球行动,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让世界重新回到可持续未来发展的轨道。这将需要各国促成政治意愿,支持生态系统的恢复行动以及需要落地的成千上万个项目。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