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方案为非洲”:屈冬玉总干事强调尖端科学对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重要性
刺角瓜,别名角黄瓜或奇瓦诺果,原产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FAO/Luis Tato
内罗毕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与非洲孤儿作物联盟(AOCC)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联合举办专项研讨会,来自非洲各地的新一代及资深植物科学家们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联盟迄今取得的成就。在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中,AOCC已授权超过172名科学家(近40%为女性)和28个非洲国家使用基因组学辅助方法进行作物改良。
研讨会还讨论了一系列议题,包括:基因组学对作物品种开发的贡献、如何推广利用新品种、什么样的合作模式最有效以及如何为当地私营企业在这一领域培养所需劳动力。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以视频形式致开幕辞。他指出:“非洲拥有丰富多样且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孤儿作物’。”这些作物(诸如当地主粮作物小米和外来水果作物山竹)在非洲饮食、文化和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研发、投资和政策讨论中却长期被忽视。
屈总干事表示,在非洲,要做到减少饥饿以及确保可持续生产更有营养的食物以实现健康膳食尤其具有挑战性。他强调:“科学和创新必不可少。”
非洲孤儿作物联盟的作用
自2011年成立以来,AOCC 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运营的培训机构“非洲植物育种学院”(AfPBA)合作,开发新的工具并对101种目标作物和树木中的75种进行基因组测序。测序完成后,研究人员分析每种作物的种质图谱,将这些信息公开发布,供植物育种人员和其他作物科学家使用,促进改良品种和培养新栽培种,造福农民。
科学家们采用了参与式的方法选择目标作物。 研发人员、生产者和消费者广泛参与,尤其关注当地口味、膳食、营养需求。选中的目标作物很多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不俗的创收潜力。
屈总干事说:“关注非洲孤儿作物不仅仅是为了粮食安全,还是为了增强社区的能力,帮助他们培育出有韧性、有营养、适应一方水土的作物。”
目前为止,被认定为“孤儿”作物的有部分品种的芥菜、秋葵、面包果、甜瓜、芋头、南瓜、山药,以及野生释迦、木耳菜和本土马铃薯品种——圆叶马铃薯(Plectranthus rounddifolius)。研究人员还调研了一些更广为人知的非洲作物,比如苔麸和福尼奥小米,还有一些非本地作物,如苋菜、鳄梨和刺梨。点击此处,查看101种目标作物和树木的完整清单。
研讨会还重点讨论了如何更深入地将非洲孤儿作物纳入国家农业粮食战略,商议了在非洲国家及其他地区加强AOCC核心模式所需的下一步行动。
粮农组织农业委员会是粮农组织的重要治理机构之一,在其于2024年10月举行的第29届会议上,农委进一步强调,被忽视和利用不足的物种(NUS)以及作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有助于推动农业粮食体系向着更多样化、更包容、更高效、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AOCC的创始合作伙伴包括非洲联盟发展署、世界农林业中心、玛氏公司、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以及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包括知名跨国公司、大学和美国农业部在内的近40个合作伙伴随后也加入了这项旨在帮助非洲消除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问题的行动。
屈总干事表示:“我们要追求少投入,高产出—用非洲方案解决非洲问题。”他指出,AOCC的行动与粮农组织“一国一品”(OCOP)倡议以及全球“适应性作物和土壤愿景计划”(VACS)可以共同创造协同效应。其中,“适应性作物和土壤愿景计划”由美国发起,得到了粮农组织和合作伙伴的支持。这项计划旨在加快目标作物的育种工作,深挖“孤儿作物”成为“机会作物”的潜力,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土壤健康,适应气候变化,建立新的价值链,改善营养和粮食安全。
粮农组织的其他相关工作还包括最近出版的《非洲被遗忘的食物简编》以及粮农组织和著名首席执行官Fatmata Binta在加纳创立的支持女性小米生产者的项目。
屈总干事强调,必须确保所有人都能够获得作物改良技术和创新成果,同时还要推动建设当地相关人员掌握有益科学技能的能力。他呼吁道:“让我们一起乘势而上,巩固已有成果并继续确保非洲农民和科学家能够获得最好的工具、设备和技术。”Christopher Emsden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291 [email protected]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