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倡议助力津巴布韦利用卫星数据提升农业统计水平及旱涝灾害建模分析能力
农户登记系统
©FAO
罗马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在第七届地球观测组织可持续发展目标奖年度评选中荣获“可持续发展目标托管机构奖”,以表彰本组织在协助津巴布韦利用卫星追踪技术,改善作物产量数据收集统计方面的持续努力。
可持续发展目标奖专门表彰在利用地球观测技术支持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生产率、创新性、新颖性和示范性成就。
在地球观测组织(GEO)的支持下,该奖项由地球观测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倡议(EO4SDG)组织评选。地球观测组织是由100多个国家政府和众多参与组织组成的合作伙伴关系,涵盖研究人员、数据提供商和企业。地球观测组织协调建立了“全球观测系统”,其中包括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以及商业机构等各类数据方提供的超过4亿个开放数据资源。
粮农组织协助津巴布韦政府建立了基于地球观测技术支持的国家作物监测系统,为该国农业统计生成种植面积和产量等官方数据,同时开展旱涝灾害建模分析工作。
粮农组织“地球观测统计信息”(FAO-EOSTAT)项目负责人洛伦佐·德西蒙表示:“这项综合性倡议是将地球观测技术可持续融入国家统计系统的典范,直接促进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并有效增强了津巴布韦农业部门的韧性。”
该倡议属于粮农组织于2019年启动的地球观测统计信息项目,该项目持续扩大实施范围,目前已扩展至超过21个国家,旨在帮助粮农组织成员国运用尖端技术,制作季节性作物类型分布图和年度土地覆盖信息图,确保数据标准、精确、细致且经过验证,并将地球观测数据与工具纳入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统计数据的生成过程。
获奖项目
由世界银行资助的EOSTAT-津巴布韦项目于2023年启动,旨在将地球观测数据实际应用于农业监测、粮食安全规划、防灾减灾以及气候相关灾害影响评估等领域。
该项目已成功绘制津巴布韦首张全国冬小麦分布图,覆盖28个地区,整体准确率达95%,小麦分类精度达96%。通过采用Sen4Stat系统和Sentinel-2数据,该项目还首次生成了全国夏季作物分布图,对14种主要农作物进行分类,整体准确率达77%。
津巴布韦还启用了高分辨率干旱监测系统,该系统根据当地作物特性和气候条件进行校准,可实现田间尺度的干旱强度评估与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该国目前正在开发农户登记系统,将田块边界、社会调查及作物类型数据进行关联,实现对生产率、补贴及政府激励政策实施效果的追踪。
此外,洪水监测与预警行动系统也已正式投入使用,并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及国家平台实现系统集成。
津巴布韦国家统计局(ZIMSTAT)即将采用新创建的全国调查框架和就地数据采集规程,用于作物类型测绘工作。目前,已有超过25名国家级专家在国家统计局、政府各部委及国家机构接受了培训。
这些工具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精度评估作物种植面积及其他要素。在与国立科技大学联合发起的全国测绘马拉松活动中,已完成7个地区逾20万块农田的数字化测绘工作。
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2项指标的托管机构及另外5项指标的协作机构,粮农组织致力于发挥数字技术潜力,实现“四个更好”愿景:即更好生产、更好营养、 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
Christopher Emsden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291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