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青年在农业粮食体系中的状况》全新报告,揭示全球13亿青年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前景

青年是推动变革的关键力量,肩负提高粮食产量、更替老龄化劳动力以及适应极端气候事件日益频发的时代重任

埃及番茄装车中。

©FAO/Heba Khamis

03/07/2025

罗马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发布《青年在农业粮食体系中的状况》报告,以综合详实的数据和分析结论指出,13亿15至24岁的青年人口是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中坚力量,在改善粮食安全、营养状况和经济机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今世界,近 85% 的青年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而农业粮食体系是这些国家的主要生计来源。推动青年参与农业粮食体系,可以撬动全球经济数万亿美元的发展潜能。

报告围绕创造体面工作机遇、加强粮食安全和营养水平以及提高青年的抗冲击韧性,深入探讨了相关技术性和政策性举措。报告强调,青年是推动农业部门变革的生力军,身兼下一代生产者、加工者、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等多重角色。他们将面临一系列广泛的挑战,包括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增加粮食产量,替代老龄化劳动力,以及适应气候危机、水资源短缺和城市化的影响。

全球范围内,44%的青年劳动力在农业粮食体系中就业,成人劳动力的这一比例则为38%。然而,这一全球平均水平的跨度很大,青年在农业粮食体系中的就业比例从长期危机型农业粮食体系中的82%到工业化型农业粮食体系中的23%不等。令人担忧的是,从2014-2016年到2021-2023年期间,青年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发生率已从16.7%上升至24.4%,非洲青年的状况尤为严峻。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报告前言中写道:“《青年在农业粮食体系中的状况》立足实证,编写及时,从扩大体面工作机遇与改善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等多个角度,论证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对于青年的重大意义,梳理为青年赋能以积极推动农业粮食体系实现更广泛转型的深刻启示。”

赋能青年

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有20%以上的青年未能参与教育、就业或培训,其中三分之二为女青年。若能消除青年失业问题并为目前未能参与教育、就业或培训的20-24岁年龄段青年提供就业机遇,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就能增加1.4%,相当于1.5万亿美元的额外增值成效,而农业粮食体系在全球新增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约为45%。

报告指出,为青年赋能需要多措并举,包括增加青年的发声机会和能动性,改善其获得培训和资源的渠道,并提高农业和非农领域的生产薯片。报告还强调,加强社会保护体系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青年难以获得传统融资的情况下。

报告提供了关于全球青年人口结构的详细数据,显示54%的青年居住在城市地区,其中东亚地区的青年集中度最高。相比之下,在属于工业化型农业粮食体系的国家人口中,农村青年占比仅为5%,这表明如果不提高农业职业的吸引力,此类国家可能会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许多农村青年居住在农业生产力潜力巨大的地区,为市场准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投资机会。

极端气候事件和气候冲击构成重大威胁,3.95亿农村青年所在地区预计将因受其影响而导致农业生产水平潜力下降,传统农业粮食体系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首当其冲。

报告中的关键数据包括: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青年人口比例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65%;

在农业粮食体系中就业的青年劳动力比例已从2005年的54%下降到2021年的44%; 15-24岁年龄段群体在迁徙人口中所占比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为16.2%,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为15.2%。

为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报告强调需从三个宏观层面入手:

- 深入调查,弥合知识和数据缺口,加强对青年包容性农业粮食体系的实证分析;

- 强调包容,加强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多元化青年群体的可见性;

- 扩大投资,推动有针对性的投资,扩大青年的经济机遇并为其赋能。
落实上述战略要求多管齐下采取措施,包括:

- 拓宽经济机遇,采取面向青年的相关举措,帮助青年掌握投身农业粮食体系所必备的技能和资源;

- 投资于现代化发展,重点着眼基础设施开发,以提升农业粮食体系对青年的吸引力;

- 促进资源获取,包括推出面向青年的土地和信贷计划,提高青年在农业粮食体系中的参与度;

- 推动青年有序迁徙,支持创建安全、对青年有利的迁徙途径,应对劳动力短缺挑战;

- 加大对数字技术的获取,扩展数字技术获取渠道,帮助青年引领农业生产现代化并与市场接轨。

联系方式

Christopher Emsden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291 [email protected]

粮农组织新闻编辑室 (+39) 06 570 53625 [email protected]